close
今年有些特別,還是其實每年都這麽特別?——柏林墻倒塌20週年,易貼便箋紙Post-it發明30週年,芝麻街開播40週年,古根漢博物館成立50週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週年,二戰爆發70週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80週年,五四運動90週年。

John愛用Post-it——電子版;Joe寶愛看芝麻街;華爾街一個世紀沒過完又崩盤了;鋪天蓋地關於柏林墻的報導總讓我想哭。我們沒有熬夜看中國國慶遊行(一個號稱“和平崛起”的大國卻用戒嚴和大閱兵來慶生??),卻一連跑了兩趟古根漢博物館,為的是他們今年的重頭戲:康定斯基回顧展。

kandinsky


古根漢博物館與康定斯基頗有淵源。該館創始人所羅門·古根漢自1929年起收藏康定斯基的作品,很快成為他作品最大的收藏者,以及抽象藝術最有力的支持者。康定斯基及其所引領的抽象藝術運動帶給古根漢的震撼,在1939年催生了古根漢博物館的前身:位於紐約東54街的非客觀繪畫博物館(Museum of Non-objective Painting)。

古根漢不斷收集抽象畫作,來自康定斯基、蒙德裏安、夏加爾、畢加索等人的作品很快堆滿了非客觀博物館的收藏室。1943年,他邀請建築大師弗蘭克·懷特為這些藏品設計一個永遠的家。懷特殫精竭慮15年,畫了700多幅草圖,終於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定下了古根漢博物館主樓的設計稿。

1959年秋天,座落在紐約第五大道與89街交匯處的古根漢博物館正式開幕。那時距所羅門·古根漢逝世已有十年,弗蘭克·懷特也已辭世六個月。

guggenheim
今天的古根漢博物館,在懷特設計的螺旋形主樓之外又加修了左側三層和後面的長方形附樓。(three.net)

懷特是個螺旋迷。古根漢博物館並不是他的第一件螺旋作品,但卻是螺旋形建築中無可非議的巔峰之作,形式與功能天衣無縫的最佳結合。

guggenheimceiling


看客沿著館內的螺旋斜坡緩步而上,陳列在坡道側的展品就像路邊的風景,自然而然盡收眼底。不需手捧地圖擔心自己看漏了哪個館,也不用費心思琢磨該從哪一邊看起。像我們到哪兒都推著嬰兒車的人,尤其愛這裏沒有階梯的設計,不必搬不必擡,不必抱著扭來扭去要求下地走的孩子等電梯。館內主要采光來自玻璃圓頂的自然天光,十分環保!

1975年3月17日的《紐約客》封面——紐約人多麽熱愛古根漢~

newyork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m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