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歲末年初,除了搶購打折衣服鞋子包包護膚彩妝之外,也是我開始大肆購書的時機。以這時相繼出爐的各種圖書排行榜作為參考系,檢閱一年中漏掉未讀的好書,對我這個英文半通不通的異鄉人來說尤為重要。

BBC中文網正在陸續推薦今年出版的八部有關中國的非小說類佳作。在我看來最有深度、最值得一讀的是他們所推的第一部:China's Changing Political Landscape: Prospects for Democracy (中國轉變中的政治版圖——展望民主)。這是布魯金斯學會07年中國問題研討會的論文匯編,中心議題是中國漸進式政治改革與民主化進程。

chinaschangingpoliticallandscape.gif

哥倫比亞大學黎安友教授在本書中釐清了一個概念:"在中國呼籲民主的人並非在呼籲競選國家最高領導人,行政改革的目標是使威權體制更公平、有效,韌性更強,而不是更脆弱。"

海外所理想的民主,與中國政府所主持、在中國正發生著的民主化發展方向,就是這樣的天差地別。


另一部讓我極感興趣的是華盛頓郵報駐北京記者潘公凱所著之Out of Mao's Shadow: The Battle for China's Soul。

奮力走出毛澤東陰影的中國,未來在哪里?他認為中國的政治變革只可能是各種艱巨、複雜、有時骯髒有時令人心碎的搏鬥的結果。是一些人冒著風險推動變革的結果。

mao.jpg

他對文革記憶淡出中國大陸也有極精到的解釋:“這實際上也是中國那麼難以正視過去的原因之一。文革確實是體制的產物,但體制並不能解釋一切。當時全中國幾乎所有的人都 捲入了。具體方式和形式各不相同,但人人都不得不參與文革。那個時代過來的人並不願意回顧那樣的歷史,所以不光是政府希望人們忘卻那段歷史,許多人自己也 希望能忘卻過去。

"至於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不正面挑戰那種創痛的情況下,傷口是否能自行痊癒,把這段慘痛拋在腦後,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定的答案。"

這本書有自己的網站:www.outofmaosshadow.com,包含對書與作者本身的介紹、各方評論、作者的blog以及有關此書的訪談。


還有一本想讀的China Witness - Voices from a Silent Generation,可惜Amazon上平裝本尚未到貨。這本書是十一位無名中國人口述回憶的編集。作者欣然篩選採訪對象時有一條標準是,要選那些如果不通過這個採訪,他們的人生故事或許沒有其他什麼渠道能夠被記錄和傳播的人。

witness.jpg

雖然這本書難免帶有很深的作者個人色彩,但普通人的人生故事最讓我感興趣。它們各有自己獨立於敘述者與記錄者的生命,與讀者見面時,往往碰撞折射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m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